訂婚儀式是以女方為主
而在我們一個是澎湖人一個是高雄人
以及家中無長輩帶領的情形下 我們參考網路上各種內容
訂定出適合我們的訂婚儀式~
六禮部份是採喜餅店的建議內容
我們準備物品分別為,如首圖
1.戒指及金飾。
2.四色糖2盒;喜餅店送。
3.聘金。
4.大餅(24盒)。
5.頭尾禮(用紅包替代)。
6.喜糖;喜餅店送。
說明:
(1)禮香和炮竹我們沒有準備,採自家的使用;
有些喜餅店送的四色糖和禮香會裝成一盒(如御倉屋),視為2禮使用
(2)和喜餅店買餅可以租借木盛盒,歸還後退押金1000元。
六禮裝在上面很有氣勢~哈
(3)四色糖和喜糖是喜餅店送的,既漂亮又體面!
(4)頭尾禮:西裝和洋裝都買好,但已穿在新郎和新娘身上,所以我們用紅包代替。
(5)戒指和金飾,戒指用婚戒加求婚戒,一個是玫瑰金一個是鑽戒,和習俗也差不多
金飾太貴,用留傳下來的手鍊和項鍊即可~
(6)聘金有先溝通過~我覺得雙方有良好的溝通是最好的方式啦!
(7)大餅部份訂不太夠,許多親戚沒有發到,應該要先計算可能到場的親友數量較佳。
流程~參考各網路上各式各樣的文章
家庭內若有懂習俗的 可能會比較重視~
但我們家係以簡單為主 流程具備為輔 僅供大家參考
1.出發:訂婚當日男方攜帶(六禮)聘禮,裝入紅木盒。
2.迎納:媒人先下車,餘人接著下車;新郎最後由女方家幼輩開車門請出。抬春盛聘禮進入女方家客廳,女家接受聘禮賞予紅包,並將聘禮一一陳列,點交女方家長
3. 介紹:男方親友依序魚貫入女家,新郎正式介紹雙方親友;先介紹男方給女方。
4.奉甜茶: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,新郎居末座。新娘由一福氣婦人牽引出堂,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敬茶,杯數應與被奉茶人數相同,隨旁唸吉祥話祝福。
5. 壓茶甌:片刻後再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,捧茶盤出堂收茶甌(杯),男方親友將紅包和茶杯(紅包捲起放入杯中)置於茶盤。
6.掛手指:
(1) 戒指:分金戒,銅戒(取同音,意同心。或可用鑽戒取代)用紅線相繫。
(2) 在雙方家長與親友的福證下,準新娘面向外坐在正廳中的高椅上,腳放矮椅上(高椅坐,矮椅翹腳)。
(3) 戴戒指,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(通常只套到第二指節,男女皆左手),唸吉祥語。
(4) 準婆婆替新娘戴上項鍊。
(5) 雙方改換稱呼並一一稱呼過。
7. 祭祖:由女方父母拜神明、祖先,並告婚事已定, 祈求保佑。香柱插入香爐時,一次插定不可重插。
8. 回禮:女方回送男方禮品稱為"回盛",擺入男方"行聘禮品"取出後的空盛內。並將男方所送來的"行聘禮品"回送一部分。
9. 訂婚宴:訂婚儀式完畢,女方端出湯圓或點心招待男方親友。女方設宴,用餐畢男方家長給"壓桌禮"紅包。送客不相辭,不說再見,以免滋生枝節。
10. 贈餅:女方將訂婚喜餅分贈親朋好友,新娘不吃自己的喜餅。
寫這篇文章時,婚期已又悄悄逼近
對我而言 不論儀式或是過程如何 其實就是稱呼的改變
多了一個親人也多了一分責任
未來相處的過程才是更值得兩個人共同努力維持
邁向新的生活~~~
大家都要共勉之!!